中医养生刮痧有讲究,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北京中科忽悠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3155.html 刮痧是中医传统治疗疾病的方法,不像西医有毒副作用,如果刮痧的方法正确,有病的可以治病,没病也可以疏通经络,给身体做个很好的按摩。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特殊器具(牛角、玉石、火罐)来刺激人体相关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以出痧和开泄毛孔的特殊方式,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健脾和胃、强身健体目的的一种传统疗法。 正确的刮拭方法可以提高刮痧的疗效,缩短愈病的时间。常见的刮拭式方法有面刮法、角刮法、点按法、拍打法、授揉法、厉刮法、疏理经气法。在刮拭过程中,根据病情和刮拭部位,几种刮拭方法可选择或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中医养生,关于刮痧你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刮痧的讲究。 不能空腹刮痧 空腹和饱食刮痧时可使局部皮下充血、疼痛刺激、促进血液循环而使呼吸增快、心肺功能负担增加,心肺得不到正常的血液供应,这时刮痧有可能会导致休克,重者有生命危险。因此,饱食、空腹、过度疲劳时不宜刮痧。 “痧”是疾病严重程度的镜子 刮痧后皮肤局部往往出现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痧。皮肤表面的痧有鲜红色、暗红色、紫色及青黑色,痧的形态有散状、密集或斑块状,湿邪重者皮肤表面可见水疱样痧。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如果病情较轻,“痧”则出得少,颜色较浅;若病情较重,“痧”则出得多,颜色也就较深。 “痧”的消退有快慢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最迟1周就会恢复正常,痧消退的时间与出痧部位、痧的颜色和深浅有密切的关系。胸背部的痧、上肢的痧、颜色浅的痧皮肤表面的痧消退较快,下肢的痧、腹部的痧、颜色深的痧及皮下深部的痧消退较慢。尽管刮痧后皮肤短期会有“瘀血”,但不会损害皮肤,刮痧有利于活血化瘀,可以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 o1 适应证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o2 禁忌证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禁刮。 3、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用轻手法。 4、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o3 注意事项 1、刮痧板一定要消毒。 2、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 3、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 4、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是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现为疏通经络方面。常见如患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效果比较好,但是一般一次效果不明显,二三次后方有显效。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待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如果您也饱受疾病的折磨与困扰,请致电--,也或者在文章下方给我们留言,具体用量和用法需要咨询医生,一人一方,根据个人情况加减化裁。如果您渴望能够及时得到权威、专业人士的指导,请加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cimeia.com/hcmyy/7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麻润华中医拍打综合手法治疗心脏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