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
本文原载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年第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COPD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目前COPD在全球已成为第四位的致死原因,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COPD同样也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COPD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为8.2%,其患病率之高是十分惊人的,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据统计,在我国死因顺位中,COPD位居第三位,而在农村中,则占死因的首位。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故对COPD预防和治疗更具有重要意义。提高COPD的临床诊断水平,可以更有效地减轻COPD患者的病痛,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COPD的定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1.深入领会COPD的新定义: 年GOLD颁布的COPD全球策略修订版对COPD的定义进行了更新[1]。新定义为: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 新定义首次将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写入定义。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取代旧定义中的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更准确地反映了COPD病理生理特征和疾病过程。也给临床医师一个清晰的提示,即:COPD的治疗应该是长期规律地进行,如果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需维持在同一水平长期且规律用药。因为COPD患者的气流受限是持续存在的,治疗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长治才能久安。 2.深刻认识COPD的临床症状: COPD特征性的症状是慢性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慢性咳嗽和咳痰常先于气流受限多年而存在。①呼吸困难:是COPD最重要的症状,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②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③咯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④喘息和胸闷:重症患者有明显的喘息,听诊有广泛的吸气或呼气相哮鸣音。⑤全身症状:在疾病过程中,特别是较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或焦虑等。 3.充分了解COPD的病史: COPD的患病过程具有以下特征:①多有长期较大量吸烟史。②有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期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有害气体或生物燃料的接触史。③有家族聚集倾向。④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常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加重史。随病情进展,急性加重愈渐频繁。⑤合并症包括心脏病、骨质疏松、骨骼肌肉疾病和肺癌等。⑥对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包括活动能力受限、劳动力丧失、抑郁和焦虑等。⑦COPD后期会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 4.仔细检查COPD患者的体征: COPD早期体征可以不明显,但随着疾病进展,常有以下体征:①视诊及触诊:胸廓形态异常,包括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腹上角)增宽及腹部膨凸等;常见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辅助呼吸肌如斜角肌及胸锁乳突肌参加呼吸运动,重症可见胸腹矛盾运动;患者不时采用缩唇呼吸以增加呼出气量;呼吸困难加重时常采取前倾坐位;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紫绀,伴右心衰竭者可见下肢水肿、肝脏增大。②叩诊:由于肺过度充气使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降低,肺叩诊可呈过度清音。③听诊:两肺呼吸音可减低,呼气延长,平静呼吸时可闻干性啰音,两肺底或其他肺野可闻湿啰音;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 5.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1)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重复性较好的客观指标,对COPD的诊断、严重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气流受限是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之比(FEV1/FVC)降低来确定的。FEV1/FVC是COPD的一项敏感指标,可检出轻度气流受限。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是中、重度气流受限的良好指标,变异性小,易于操作,应作为COPD肺功能检查的基本项目。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者,可确定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 (2)胸部X线检查: X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鉴别有重要意义。COPD早期胸片可无明显变化,以后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征性改变;主要X线表现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胸腔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肺门血管纹理呈残根状,肺野外周血管纹理纤细稀少等,有时可见肺大疱形成。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时,除右心增大的X线征外,还可有肺动脉圆锥膨隆,肺门血管影扩大及右下肺动脉增宽等。 (3)血气分析: 通常氧饱和度92%时应该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为海平面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8.0kPa),伴或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6.7kPa)。 (4)其他实验室检查: 当出现低氧血症时,即PaOmmHg(7.3kPa)时,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可增高,红细胞压积55%可诊断为红细胞增多症。并发感染时,痰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白细胞,痰培养可检出各种病原菌,常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COPD的诊断1.全面采集病史进行评估: 首先应该全面采集病史,包括症状、既往史和系统回顾、接触史。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咯痰、气短;既往史和系统回顾应注意:①童年时期有无哮喘、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如结核;②COPD和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③COPD急性加重和住院治疗病史;④有相同危险因素(吸烟)的其他疾病,如心脏、外周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⑤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如喘息、胸闷、胸痛和晨起头痛;⑦注意吸烟史(以包年计算)及职业、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等。 2.发现COPD诊断的主要线索: 任何患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多痰的患者(表1),并且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的病史,在临床上需要考虑COPD的诊断。 3.COPD的诊断: 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肺功能检查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持续存在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即明确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除外其他疾病后可确诊为COPD。凡具有吸烟史及(或)环境职业污染和生物燃料接触史,临床上有呼吸困难或咳嗽、咯痰病史者,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 COPD的鉴别诊断COPD应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结核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相鉴别(表2),尤其需要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1.COPD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 多数病例可依据以下几点鉴别于支气管哮喘。COPD多于中年后起病,哮喘则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COPD症状缓慢进展,逐渐加重,严重时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则症状起伏大,极少合并肺源性心脏病;COPD多有长期吸烟史和(或)有害气体、颗粒接触史,支气管哮喘患者常伴过敏体质、过敏性鼻炎和(或)湿疹等,部分患者有哮喘家族史;COPD时气流受限持续存在,哮喘时多为可逆性。其中病史尤为重要,支气管哮喘者常因某些刺激而发生阵发性的哮喘发作或加重,又可经治疗或不经治疗而自然缓解,这些特点在COPD不具备。 虽然COPD的炎症过程与支气管哮喘有本质上的差别,但临床实践中,有时鉴别起来相当困难。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容易诊断,典型的COPD也容易诊断,但部分病程较长的哮喘患者已发生气道重塑,也会持续存在气流受限,少数患者可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具有两种疾病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几乎所有哮喘患者周围血中的嗜酸细胞均有普遍增加,而COPD急性加重期也可有嗜酸细胞的增多;重症哮喘患者气道中也会有中性粒细胞的炎症过程,与COPD相似;既往所谓的慢性喘息支气管炎患者常先有多年的吸烟、咳嗽、咳痰,而后出现哮喘,于病情加重时,肺部出现广泛哮鸣音,经治疗后哮鸣音有不同程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许多患者也有过敏表现和血IgE、嗜酸细胞增高,对这类患者的诊断最为困难,实际上是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或者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其气流受限最终发展为持续存在。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这三种疾病在临床上经常遇到。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关系密切,但需要注意临床上患者有咳嗽、咯痰等症状时,并不能立即诊断COPD。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COPD,患者仅可诊断为单纯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如果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能完全逆转,则没有合并COPD。实际上在许多病例中,某些支气管哮喘患者并发的气流受限并不能完全逆转;而某些COPD患者却伴有气流受限的部分逆转,且合并气道高反应性,此时很难将这两类患者区分开。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合并气流受限常同时存在,某些支气管哮喘患者同时也可以并发这两种疾病:即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2.COPD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 COPD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是呼吸困难,而呼吸困难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症状之一,有时需要鉴别两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咳嗽、咯血性痰、衰弱、乏力等,痰中有大量的心力衰竭细胞,体检发现左心增大、心前区器质性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奔马律、双肺底湿啰音等。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的呼吸困难具有以下特点:①常有重症心脏病存在,如高血压心脏病、二尖瓣膜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②呼吸困难在坐位或立位减轻,卧位时加重;③肺底部出现中、小湿啰音;④X线检查心影增大,肺门及其附近充血,或兼有肺水肿征;⑤静脉压正常或升高;⑥肺功能测定示限制性通气障碍(而非气流受限)。 3.COPD与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患者有时也可合并气流受限,但多数有肺炎病史,特别是麻疹、百日咳、流感等所继发的支气管肺炎。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的常见症状,9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并可作为诊断的线索。咳嗽和咯痰也为常有的症状,痰量可为大量,每天达数百毫升(湿性型),痰液静置后可分层。支气管扩张的好发部位是下肺,以左下叶较右下叶为多见。病变部位出现呼吸音减弱和湿性啰音,常有杵状指(趾)。 胸部HRCT可用于诊断支气管扩张,表现为:①柱状支气管扩张:如伴发黏液栓时,呈柱状或结节状高密度阴影。当支气管管腔内无内容物时,表现为支气管管腔明显增大,管壁增厚。呈现为环状、或管状阴影,肺野外带见到较多的支气管影像。②囊状支气管扩张:常表现为分布集中,壁内、外面光滑的空腔,有时可见液平。③支气管扭曲及并拢:因肺部病变牵拉导致支气管扩张时,常合并支气管扭曲及并拢。 4.COPD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与COPD不同,肺结核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常常以咯血为初发症状就诊,咯血后常有发热,常同时具有疲乏、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午后潮热、盗汗、脉快、和心悸等全身中毒症状。有下列表现时应考虑肺结核的可能:①咳嗽、咳痰≥3周,可伴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②发热(常午后低热),可伴盗汗、乏力、食欲降低、体重减轻、月经失调;③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泡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④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呈现强阳性,可做为诊断结核病的参考。 胸片检查很重要,痰结核菌检查阳性可确诊为肺结核,且可肯定病灶为活动性。但痰菌阴性并不能否定肺结核的存在。 5.COPD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小气道疾病,患者可能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或烟雾接触史,发病年龄通常较轻、且不吸烟。临床表现为快速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高调的吸气中期干鸣音;胸片提示肺过度充气,但无浸润阴影,CT在呼气相显示低密度影;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6.COPD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鉴别诊断: DPB是副鼻窦-支气管综合征,其特征为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炎症。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咯痰、伴有气流受限和活动后呼吸困难,并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常有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并可诱发呼吸衰竭。DPB与COPD在临床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但DPB具有特殊的病理学和影像学表现。 COPD的肺功能分级和病程以气流受限的程度进行肺功能评估,即以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作为分级标准(为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的FEV1值),共分为4级(表3)。 COPD的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加重期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需改变常规用药,在疾病过程中患者常有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稳定期患者的咳嗽、咯痰和气短症状稳定或轻微。 参考文献(略) (稿日期:-02-09) (文编辑:邵隽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cimeia.com/hcmyy/10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想当检验医师吗应该这么解读检验结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