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姐弟仨(后排)都相继招工返城后,于春节在小城的“百花”相馆照的一张没有了母亲的“全家福”。第二排左二是我父亲

第一章

有一个公认的说法: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以为所有尊严地自食其力的公民,都不应该被人为地划为三六九等,于股掌间背负想当然的罪名;有一种通常的说法:当一个人开始怀旧的时候,他就老了。白驹过隙的光阴中,当我一步步向已故的父辈越走越近时,才越来越深地体会到生命的短暂和他们活着的无比艰辛!回望目力所及,跌宕起伏的时代浪潮,每一个家庭的悲欢,无不是社会的缩影……我诉诸笔端的,是我至爱的亲人,也是这个社会大家庭的亲人;他们的故事,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自然,也是社会的故事。什刹海一角父亲的血色手印我梦见父亲来北京了,身着巴茅色中山装,很整洁很精神的样子。见面就问:“附近有茶馆吗?”我欢喜地告诉他,不光有,这里的茶馆还备有零食呢,而且不远处就有饭庄。和父亲说这些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似乎是什刹海的景致:杨柳岸,清风荷影游鸳鸯;灯火阑珊时,点点河灯听浆声……心底里呀,这才是父亲的怡然之地,而不是日复一日孤零零地在老家,那干巴巴的茶室枯坐余生。这是自父亲“走”后,我与父亲的欢愉重逢。父亲真的来北京,是好几年前的事,因他随我弟弟出差而来,短短数日,我只顾陪父亲走景点,竟没想到请他去京城的茶馆坐坐——茶馆,是自我母亲撒手人寰40多年来,最宽松地收留父亲枯寂心灵的处所。如今,北京的茶馆,就这样成为我对父亲永远的歉疚!年10月国庆假日,我带着从网上下载的“建川博物馆”《征集抗战老兵手印说明》和《抗战老兵情况登记表》,从北京回到川西南边陲的老家会理探望父亲。川西南古城会理拱极楼,迄今已多年历史坐北向南的祖屋,初秋的阳光穿过木格窗暖暖地依偎在父亲身上,我贴着父亲的耳朵,大声地将《征集抗战老兵手印说明》念给他听。父亲神情漠然,在他老年性白内障的眼睛里,我已看不见幼时记忆中,他说起自己抗战经历时,那些闪烁着轰鸣炮火的亮光。面对茶几上为此准备好的宣纸和印泥,父亲也显然激情不再。我不知道,是否曾经8年“历史反革命”的牢狱之灾,一日日熬尽了他8年抗战中迸发的青春热血?但他很配合,孩子般地伸出右手,任我轻轻地在他枯枝般的手指间细心涂抹——父亲啊,在这些密布的掌纹中,哪些记录着您手持德国卡尔浴血腾冲、松山、芒市战役的生命密码?哪条绽放着您在宝山胜利大会上的笑靥和在大理三塔寺整训时的舒心,以及您在大理保卫从缅甸到祥云(当时的美军基地)输油管道的责任?还有哪条,是您与日寇拼刺刀时,战友倒下、您右膝受伤铭刻的仇恨?……父亲!不管怎么说,您,是幸运的,您所在的远征军第2军76师团,多少将士战死沙场,而您九死一生,活着——回来了!父亲的第一个手印没有成功,由于抹的印泥过重。我真担心父亲发怒。抗战归来的父亲,在后来的日子里,因为是“国民党残渣余孽”,当然地成为了“历史反革命”,文革初起即当啷入狱。并未判刑,却被关押整整8年之后,才拿着一纸《无罪教育释放通知》终于出狱。可当他拖着粉碎性骨折的青紫脚踝,艰难地走出公安局、回归久违的光明和自由的时刻,面对与牢狱仅仅一街之隔、屋已易其主的“家”,却是四顾茫然——受其牵连,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妹妹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早已被下放到了百里之外的农村!其时,同样多灾多难的母亲,患风湿性心脏病已经病入膏肓。在那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的年代,不知父亲是怎样费尽周折找到我们的。乡野茅屋,灯光如豆,点亮几多悲欣!时光流转,咫尺8年,这一刻,母亲释然,她,无愧于父亲,终于可以卸任了……父亲出狱不久,贫病交加、身心憔悴的母亲就撒手人寰!上世纪60年代的会理县公安局大门,年6月,我父亲从垃圾箱后面的这道门被押进去,直到8年之后,才瘸着脚被“无罪教育释放”出来身心俱伤的父亲,在城里生活无着、居无定所。为“申请”政府归还被“收购”的房屋和恢复工作,他艰难、坚强地四处奔波。他靠给人打灶维持生计,他靠拆陈年老虎灶时,捉张皇逃窜的土鳖虫,生食治疗脚伤——这是一位好心人告诉父亲的自治偏方……父亲就这样熬着甚至比在牢狱里还要煎熬的日子,及至一记响雷驱散乌云,被抛掷乡野多年的我们姐弟,一个个才得以相继返城。然而,这望眼欲穿盼到的团聚,并没有给父亲带来我们想象中的快乐。父亲变了,动辄就发怒的父亲,已不再是那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父亲!父亲说一不二,凡事我们只能依他。现在,面对一纸血红模糊的手印,我揪着心地听侯父亲发作、甚至拒绝重印。可是,父亲没有。他面无表情,依然孩子一样顺从地配合着。只是动一动他就会累,胸腔里呼噜着痰鸣声。父亲长年吸烟,已染肺疾,却坚决不去住院治疗,因为——他没有医保。我们的劝说,只会惹他动怒,他宁肯沉默地承受一切创痛,也不愿有半点拖累于儿女!沉默,是的,在我的记忆中,沉默已经成为父亲活着的一种存在方式,他的反抗和愤怒都是极其有限、并且是毫无作用的。我不止一次地在脑海里呈现父亲的屈辱:监狱里的父亲无端被带(押解)医院,当他被命令躺到手术台上时,主刀医生问:“你有几个儿子?”当时并没有生病的父亲,生生被摁到手术台上,他知道不会有好事,他用钉子一样的目光,逐一点击身边的“白大褂”,用他唱包青天的洪亮嗓音回答:“我有5个日脓包儿子!”掷地有声的“我有5个日脓包儿子!”是父亲在关押期间,被当作计划生育结扎手术教学载体的一腔绝响,可是,怎敌得过无声手术刀的寒光!父亲的手印终于清晰地呈现在新铺就的宣纸上:细长苍劲的手指如刀、如箭戟,可如今它还能指向哪里呢?父亲啊,这就是您曾经抚育过儿女、曾经保家卫国、曾经在地方建筑业留下不朽之作的手、却也因之给自己带来深重厄运的手吗?!“两手十指,为一生巧拙之关,百岁荣枯所系。”面对父亲的血色手印,我不禁想起李渔的《闲情偶记》。我真想大声地问问父亲: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选择,爸爸,您还会去扛枪打仗吗?我当然没有问,以父亲的血性,回答是肯定的。父亲的遗产——一枚中国远征军老兵的血色手印,右下角是父亲的签名一念之间,我请父亲在手印的下方签上名。父亲虽然手有些颤抖,却依然是用他自创的连笔字体,很艺术,上下浑然一体地写下了自己的大名:吴德洪。父亲在还没有艺术签名的年代,就有了自己的另类签名,这是他一生中唯一能自主、能留住的东西。秋阳为证,这一刻是年10月3日上午,我生平第一次轻轻地、却是紧紧地拥抱了年迈的父亲。没想,竟成永诀!位于四川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气势恢弘的抗战老兵手印广场,一枚枚高擎的血色手印,如一面面猎猎的战旗、一声声冲锋的号角,一群鲜活的生命啊,昂然汇集,成为见证历史的永恒!父亲呵,我看见了您清癯挺拔的身姿、百折不挠的刚毅面容,可是,可是您的手——您本该高擎于此的血色手印呢?父亲,请原谅我,您在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手印,至今,依然还封存在我的抽屉里——因为,因为我不知道,今天,我上哪去找能证明您热血生命的人?又有谁,有资格给您予证明?!大邑县建川博物馆远征军老兵手印广场(局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从抗战硝烟中回归故里的父亲,年代初,在粮食部门搞过统购统销,后为照顾妻女,从东郊太平区返城,就近在综合厂(我们的祖屋吴家大院,在大炼钢铁时期,被政府设置为打铜打铁器具的综合厂)组建起一支建筑队,即当地第一家建筑公司前身。而今建筑公司以及主管部门二轻工业局都早已解体,只有父亲带队修建、上世纪60年代初曾接待邓小平、彭德怀、贺龙等等领导人的县委甲房,今天依然发挥着价值功能,纵如此,焉能证明我的父亲?!行笔至此,我忽然想起病逝于我家后院的战斗英雄“蔡老虎”蔡光耀。椐蔡光耀的战友、原在县财政局工作的石启恒老人介绍,年投身革命的蔡光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18军团62军师团,历任班长,连长,团作战参谋等职务。参加过临汾、太原、晋中、西北等重大战役。他勇猛顽强,13次负伤不下火线,屡立战功,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和中央军委的奖励,被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以及“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奖旗(这面奖旗现仍在革命军事博物馆保存)。在太原战役中,蔡光耀荣立仅率一连人消灭阎锡山部“老虎团”的奇功,他的连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老虎连”,“蔡老虎”由此得名。生龙活虎、功勋卓著的蔡光耀在全国解放后,为何寡居西南边陲一隅呢?正式的说法,因战争年代他负伤过多,经组织上“照顾”批准,于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坊间的说法,是因他放走了一名女特务,正待押赴行刑时,毛泽东恰好点将问起蔡老虎,得知情形,毛泽东说了句:“老虎功大于过嘛。”得以枪下留人。我记事时,蔡光耀叔叔就住在仅隔一道小门的我家后院(原吴家园子院落),时为“手管局”(手工业管理局),共饮我家窗外的井水。虽然我和弟弟妹妹常与他的两个小儿在一起“躲猫儿”(捉迷藏),但几乎没听他说过话或与谁有交往。印象最深的是,手管局矮檐下那粒明灭着的烟头,和靠椅上木乃伊般寂然的身躯……有句欧洲谚语“笼中的老虎,还有什么威力呢!”。文革前夕,难得有人来找他,事后听院里的人说,是蔡老虎当年的警卫员、时任云南军区政委,带了两箱红塔山专程来看望他。没过多久,年10月13日,蔡光耀因伤势恶化及患肝癌去世,享年仅42岁!蔡光耀走了,“手管局”也早已消失,只有院中那两棵快要高过新建楼房的古柏,和那口蓄满沧桑岁月的老井,有幸还在,可它们,又怎能证明一位战斗英雄的存在?!凡有血气的皆如衰草,极目青山,何处无忠骨?他们血气如虹的生命,又何须谁来证明呢,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出生入死、热血沸腾地活过,就是证明!我无从知道蔡光耀叔叔临走前可留下什么,我庆幸父亲留下了这枚血色手印,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一位远征军老兵,就这样挥手作别——不言再见!年1月3日,父亲走完了他多灾多难、刚直而尊严的一生,沉默而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享年84岁,是四川会理科甲巷吴家大院、即黄炎培先生在《宁远心影》里提到的“大夫第”远行的最后一位老人。谨以此文缅怀我的父亲和与他有着共同经历的英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cimeia.com/hcmgs/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