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77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据统计我国30岁以上的人群的患病率约0.77%,房颤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80岁上的人群的患病率可高达7.5%。房颤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脑卒中。因此,我们了解一些房颤的知识是非常必要。 什么是房颤呢?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活动是受窦房结控制的,由于某种原因使心脏的电活动脱离了窦房结的控制,心房不能有规律的正常收缩;代之以频率~次/分;节律非常不规律的颤动,这就是心房颤动。临床上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心房颤三种;阵发性房颤指阵发性发作,小于7天,可以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持续性房颤指发作时间超过7天,不用药物或电复律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持续性房颤则发作时间更长,即使转复为窦性心律也常会复发,大多数患者根本无法转复为窦性心律。 房颤除了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肺动脉栓塞等心外疾病外;还有相当多的房颤患者找不到病因;情绪激动、饮酒、运动均可为房颤发作的诱因。是老年人群中最多见的心律失常类型。 虽然房室交界区的房室结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可以阻断心房向心室下传的多数激动,因此,心跳的频率常不超过次/分;不会有引起心跳停止的危险。但是,房颤患者会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部分患者可以出现黑蒙(一过性的眼前发黑)、晕厥(突然意识丧失)、多尿等症状,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诱发心绞痛或心衰。也有部分房颤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房颤时心房丧失正常的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多器官如:脑栓塞、冠状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肾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及四肢动脉栓塞。给患者带来脑卒中、心肌梗死、肺栓塞等相应的疾病,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 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药物治疗不能根治房颤,主要目的是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快速心室率、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器官栓塞性疾病;手术治疗可以根治房颤但是有一定的复发率,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和外科迷宫手术。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哪些房颤患者不要做射频消融。 发作不频繁,症状不明显,尤其是老年人的持续性房颤,不需要射频消融治疗。 德国著名心脏专家Kuck教授公布的信息:阵发性房颤消融成功率50%,持续房颤消融成功率40%,永久房颤成功率30%。 成功的定义:消融后一年不需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房性心动过速。 很多老年人的房颤无任何症状,心率也不快,不需消融,也不需要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应预防脑卒中,用好华法林。有条件也可选新的抗凝药物(择自胡大一:《医学评论?人文随笔》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年1月第一版页) 房颤患者平日生活中要注意下面几点事情: ⑴、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注意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检测心率、医院复查,遵医嘱做相关的化验检查,如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需要积极治疗。 ⑵、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或忧伤。情绪波动易诱发房颤发作。 ⑶、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尽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品,戒烟戒酒,少喝浓茶或咖啡,因为这些食物可兴奋心肌诱发房颤。 ⑷、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劳累和重体力劳动,科学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进行室内外活动。 ⑸、房颤患者如果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C0,出现明显的心慌、胸闷及嘴歪、一侧肢体无力、说话口齿不清、走路不稳,食物不清医院就诊 患房颤的朋友们:您只要多学习有关房颤的科学知识,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规范的进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您就会和健康人一样,享受生活,延年益寿!(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cimeia.com/hcmgs/7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什么是早期冠心病症状表现有哪些看中医
- 下一篇文章: 千兔耳千兔耳日常养护和繁殖,兔子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