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0982.html

第14期

摘要:“巫”及萨满究竟如何上下于神山,蹴就于神树?其通天的神路,隐喻了何样的思维与观念,又蕴含着何样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投影?既然巫文明延续的理由是有形——无形的“在世存有”,重要的就不仅是告诉人们存在着另外的一个世界,而是那个世界的模样,如何通过“巫樂”而“现声”。如果以“路”作为巫及萨满制度性执仪的比较参数,重新反省其“行路”的诸种展演形态及其谱系,则此比较,不再仅仅依赖交感和顺势的联想,落脚在身份特质的共性上,而包含了文化中“旅程”的差异性。此差异性,提供了“地方性知识”;又因其比较,具有了“超越地方性”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巫乐;大神——二神;展演制度;路

作者简介:萧梅,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亚欧音乐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原载于《民族艺术》第3期(年)

一、“大——二神”的展演制度

在相关巫的身份特质与性别之比较中,我们已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cimeia.com/hcmzz/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