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医院心内科陈良龙教授、方军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例高龄、高危、高难度患者心肺复苏下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手术。

患者系83岁高龄女性,体重仅76斤,因“反复气促2年,加重3周”入院。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伴关闭不全(中度),Vmax=4.0m/s,PGmean=32mmHg,AVA=0.46cm2,LVEF=67%,LVED=41.6mm,LVPW=9.8mm,IVS=10mm,轻度MS(1.61-1.82cm2)伴轻MR,TR(中度)伴PAP=33mmHg。”

术前讨论

病情诊断:

1.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伴关闭不全(中度)

MS(轻度)MR(轻度)

TR(中度)伴肺高压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

心功能III-IV级

肾功能不全(心-肾综合征)

2.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促

3.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治疗方案:

医院心脏团队讨论认为,该患者有手术干预指标,但系高年龄,STS高达18%,NT-proBNP:-pg/ml(外院最高pg/ml),外科手术风险很高,只能选择不开胸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建议术中球囊扩张进一步观察冠脉情况。

术中情况

主动脉根部造影

球囊预扩

瓣膜释放

患者突发心率、血压降低,心脏瓣膜团队反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面对病情严重、复杂且多变的患者,心脏瓣膜团队做了充分的准备及各种应急预案包括体外循环的准备等,最终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排除万难顺利完成了手术,迎难而上,挽救83岁耄耋!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什么病?

主动脉瓣是指连接心脏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阀门,成人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当主动脉瓣口面积缩小至正常的1/3或更多时,会对血流产生严重阻碍,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常见病因包括风湿热、先天性主动脉瓣结构异常和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患者在代偿期可能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倦怠、呼吸困难(劳力性或阵发性)、心绞痛、晕厥,突然死亡。

什么是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年由法国Criber医生首次报道,TAVR手术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治疗技术,不需要开胸,仅需要股动脉穿刺,通过一条直径6mm左右的导管将特制的人工瓣膜送到主动脉瓣的位置,取代病变的主动脉瓣,恢复正常功能。TAVR避免了开胸手术和体外循环,也不需要输血,创伤极小,术后患者恢复极快。经过18年的发展,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多家医疗中心开展了此项手术,超过30万例患者接受了TAVR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TAVR作为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新技术,需要多个科室的共同合作,对医院的整体技术实力要求较高。由心内科、心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心血管超声科、放射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共同组成的瓣膜介入团队,人员囊括了上述科室中技术实力最强的专家团队。至今已独立完成复杂和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介入治疗数百例,团队技术成熟,手术疗效显著,使大量高龄、高危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转危为安,恢复了健康,延长了寿命,享受了高质量的生活。医院心内科瓣膜介入团队介绍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cimeia.com/hcmzz/8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