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北京皮肤病医院电话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916.html 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概述: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良性转化和增生引起而形成的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常见于生育期妇女,其发病率为20%~25%。根据肌瘤生长部位分为:子宫肌瘤、子宫颈肌瘤和阔韧带肌瘤;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子宫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图2-15-1~图4-15-2-6)。 临床症状与肌瘤部位、有无变形关系密切。根据病史、体征及B超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子宫肌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 适应证 1.需要生育的妇女,年龄40岁以下。 2.生殖器功能正常,有生育可能者,放宽肌瘤剥除指征,可改善生育功能。 3.多发性子宫肌瘤同样肌瘤切除 禁忌证 1.怀疑肌瘤恶变者。 2.带蒂的黏膜下肌瘤。 术前准备 1.术前12小时流质饮食,术前6小时禁饮食。 2.术前12小时及术前灌肠、阴道擦洗。 3.备6IU的垂体后叶素及10IU的催产素各支。 术中准备 1.麻醉: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 2.体位:有性生活者截石位,无性生活者平卧位 3.腹腔穿刺点:取脐部为腹腔镜放置穿刺点,取3个器械操作孔穿刺点 4.必要的器械和材料:双极或智能双极钳,防粘连膜。 术后处理 应用预防性抗生素及催产素 手术操作与技巧 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1.切口选择:仔细检查肌瘤的位置,尤其注意靠近输卵管和子宫颈部位,参考术前B超或MRI检查提示。传统方法为纵行切口,而我们的经验横行切口更有其优点:①损伤神经和血管较少;②肌瘤切除后组织自然闭合,有利减少出血和缝合。对于多发肌瘤,尽量在一个切口切除肌瘤,如果肌瘤间距较远,应分别切开,两个切口间距离应在1cm以上,切口尽可能远离输卵管。对于外凸超过瘤体50%的大肌瘤可行梭形切口;为了缝合方便也可采用斜切口。 2.应用垂体后叶素:子宫肌瘤的血运由肌瘤包膜供应,因此减少肌瘤包膜的血供,可减少手术者的出血。①注入位置:选择好子宫切口后,穿刺针穿入肌瘤包膜进入肌瘤后略拔出穿刺针,使其位于肌瘤包膜内,注入稀释的垂体后叶素(1:稀释液)(图4-15-2-7)。 ②注入量:根据肌瘤的大小,一点或多点注射。通畅在5~10ml即可看到肌瘤包膜颜色开始转白,以其最小量达到有效为佳。垂体后叶素可引起患者术中血压波动,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应给以特别注意。 3.切口的长度和深度:应用电极电凝切开肌瘤表面的浆肌层和肌瘤包膜,切口长度应与肌瘤长径相同或略小,深度达瘤体。随着肌瘤包膜的切开,肌层的回缩,部分瘤体会“挤出”或“跳出”切口(图4-15-2-8) 4.瘤体的剥出:有两种方法:①以肌瘤螺旋入或用齿抓抓住瘤体,向与子宫相反方向牵拉产生张力,再以肌瘤剥离器分离肌瘤包膜,将瘤体完整剥出。这种方法在子宫肌瘤较大、位置较深、质地较硬或肌瘤血管丰富时,会略显操作粗暴,造成出血较多或“失控”穿透内膜进入宫腔(图4-15-2-9); ②应用单极或双极边凝切包膜与肌瘤间组织边剥离肌瘤,类似“剥洋葱”状将肌瘤完整剥出(图4-15-2-10)。这种方法不仅出血极少,同时使瘤体与内膜间距离变大,而保留完整的内膜层,几乎没有进入宫腔的可能(图4-15-2-11)。虽然手术时间略长,但损伤小,是笔者推崇的方法。 5.创面的缝合:瘤体完整剥离后,冲洗子宫切口创面,检查是否出血,进行电凝止血。如肌瘤剥离创面能确切止血,可应用单层浅表缝合闭合子宫表面切口;如果创面较大且深,可将创面连续缝合封闭留腔后浆肌层缝合,缝合间距至少1cm(图4-15-2-12、图4-15-2-13)。 在缝合创面时,可在浆膜层下缝合,这样缝线不暴露在子宫表面,教授术后粘连的发生(图4-15-2-14、图4-15-2-15) 这种缝合方法技术要求较高,而且适于子宫切口较少的情况。 我们一直在接受的缝合方法:无论是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都是完全闭合创面、不留死腔,2~3层缝合创面,以预防出血和激发感染。但在手术中,止血应贯穿手术的全过程,而不是缝合前,这不仅使出血大大减少,而且避免了在最后止血时电凝过多,造成组织损伤。同时多层缝合也使身体接受的缝线较多,增加机体的排异反应及切口粘连。笔者认为:只要缝合确切,缝合层数越少越好。 6.旋切取出子宫肌瘤(图4-15-2-16): ①旋切时,术者左手应保持刀管置于盆腔中央,以避免损失膀胱、直肠等脏器,右手稍用力将组织“托”进刀管口并旋切。旋切时不可用左手推动刀管去旋切,这样容易因用力不当,无法控制刀管而误伤盆腔其他器官;②助手钳夹肌瘤组织,将组织固定以免随刀管卷动,并适当用力将组织轻轻往术者方向推送,加快旋切速度;③整个旋切过程应始终能见到刀管口的边缘,每次旋切均与前一次旋切的部分重叠,避免潜行旋切。 7.粘连的预防:修复子宫后,用温的乳酸林格液冲洗子宫表面,用防粘连膜或In-terceed覆盖切口缝线创面,于Iterceed上喷洒00U的凝血酶以利止血(图4-15-2-17)。 有研究表面:术后粘连多与切口出血及缝线外露有关,缝合过多手术后粘连发生率高(图4-15-2-18)。 8.放置引流管:子宫肌瘤切除后,切口会有渗血,建议在道格拉斯窝放置引流管一根。引流液小于20~30ml/d时,拔出引流管。 内容选自《妇科微创手术操作与技巧》 下期推送 其他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操作技巧 并发症防治 扫描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cimeia.com/hcmzz/10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院妇产科成功完成一例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