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搬运经验心血管疾病诊断及手术操
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血管疾病在ICD编码工作中比较常见,且因其并发症较多,故其编码较为复杂。 一、心脏瓣膜疾病 1、慢性风湿性病因:I05-I08 I05→风湿性二尖瓣疾病 I06→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 I07→风湿性三尖瓣疾病 I08→多个心脏瓣膜疾病 2、非风湿性病因:I34-I37 I34→非风湿性二尖瓣疾患 I35→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疾患 I36→非风湿性三尖瓣疾患 I37→肺动脉瓣疾患 3、先天性心脏病:Q22-Q23 Q22→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先天性畸形 Q23→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先天性畸形 注意: 临床一般会指明心脏瓣膜病病因,如临床未指明病因,需与临床沟通确认。如不能与临床沟通明确,则考虑分类规则中的假定分类规则。 ICD编码中心脏瓣膜病的假定分类: 二、高血压病 高血压定义: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病因不同,编码差异很大。 高血压病I10—I15 (一)原发性高血压→I10 (二)当高血压、心脏病和肾脏疾病混合时,需合并编码 1.高血压心脏病伴心衰/不伴心衰→I11.0/I11.9 2.高血压肾脏病伴肾衰/不伴肾衰→I12.0/I12.9 3、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伴心衰/伴肾衰/同时伴心衰和肾衰/不伴心衰和肾衰→I13.0/I13.1/I13.2/I13.9 (三)继发性高血压→I15 (四)妊娠期高血压→O10-O11、O13-O16 (五)新生儿高血压→P29.2 (六)肺动脉高压→I27.0 三、缺血性心脏病 (一)心绞痛→I20.- 对于心绞痛的分类,需要临床医生指出其具体类型才能详细分类,否则只能编码于I20.9 (二)心肌梗死分类编码 ICD-10中心肌梗死分为四大类 1、急性心肌梗死(AMI)→I21.- 整个类目的主要轴心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 2、随后性心肌梗死(又称复发性心肌梗死)→I22.- 3、慢性心肌梗死→I25.8 指心梗自发病起时间超过4周,即大于28天 4、陈旧性心肌梗死→I25.2 (三)急性冠脉综合征→I24.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临床上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判定是急性心肌梗死还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时,ACS诊断成立。 (四)冠状动脉栓塞,未造成心肌梗死→I24.0 I24.0明确指出是对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而未造成心肌梗死的分类。 ~文章仅用于交流学习,ICD搬运永远在路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cimeia.com/hcmyz/9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风湿病心脏病术后不能吃什么食物这样才更有
- 下一篇文章: 心脏造影有哪些危害和风险什么样的人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