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怎样预警,如何预防
白癜风的症状图片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60206/4769919.html 当今社会我们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患有心肌梗塞的人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心衰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整体人群患病率大约在2%左右,这与房颤的患病率大致相同。 心衰的好发人群 患有冠心病的人:冠心病的患者引起缺血性心肌损害,会导致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易引发心衰。患有高血压的人:由于压力负荷过重,心肌代偿性肥厚以克服增高的阻力,保证射血量,久之会使心肌结构、功能发生改变而失代偿。患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常导致心脏瓣膜损害,尤其是二尖瓣狭窄,导致容量负荷过重。心力衰竭的定义 心力衰竭定义:是各种原因(危险因素)导致心脏结构损害,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其实“心力衰竭”顾名思义就是心脏衰弱没有力量了,因此换名:收缩性心衰,心脏弹性减低或者扩张性不好,不能接纳足够血液或者造成心腔内压力过大,这种情况叫做舒张性心衰。 没有力量的心脏,作为一个泵血器官,自然无法泵出能够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需要的血液,而血液中的养分和氧气就会供应不足,同时心腔内和静脉压力升高。 心力衰竭发病原因 心力衰竭并非一个独立疾病,心衰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如:心肌病、心肌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心律失常等;也是心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缺血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衰的典型症状 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心累、活动后气促、少尿急肾功能损害症状、胃肠道症状。 预防措施 一、慢性心力衰竭 1、针对病因的治疗,去除诱发因素 2、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新的心脏损害的危险性 、密切观察病情演变及定期随访 二、急性心力衰竭 1、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2、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及时控制或去除心内外的感染病灶,控制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扁桃体炎等感染灶;预防和控制风湿活动;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性心内膜炎、呼吸道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限制钠盐,避免应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对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有心功能不全者应节制生育。 、积极防治影响心功能的并发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4、迅速纠正心律失常,当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应迅速给予纠正,异位心律恢复至正常窦性心律,或使过缓、过速的心室率控制在安全范围,以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5、避免输液过多、过快。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cimeia.com/hcmyy/7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种植物好处多多,很多人也喜欢没想到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