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菌核病、病毒病、蓟马、茄无网蚜及根虱等。

  一、坏死病

  1、症状

  郁金香坏死病叶片、茎及花瓣上产生纺锤形具紫色边缘或略呈白色的坏死斑,使叶、花、畸形。染病株提早枯死,鳞茎减少。

  病虫害:水仙花常见病虫害防治

  2、病原菌形态特征

  病原为Tobacconecrosisvirus.属病毒。粒体为正20面体,直径26nm。病毒粒体散生在细胞质内。致死温度85℃-90℃,体外存活期数月。

  3、发病特点

  TNV汁液能接种,病毒还可由油壶菌的游动孢子传播。

  4、防治方法

  ①选用不带毒的种球。

  ②对发病田块要消毒,有油壶菌的地区要注意先清除油壶菌。

  ③及时防治蚜虫、清除杂草。做到精心养护,增强抗病力。

  ④必要时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倍液,也可用7.5%克毒灵水剂-倍液、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倍液。

  二、碎锦病

  郁金香碎锦病是古老而闻名的世界性病毒病,郁金香栽植区都有该病的发生。我国上海、北京、厦门、福州、成都等市均有该病的发生。郁金香碎锦病引起鳞茎的退化,花变小,纯一的花色变成杂色。发病严重时有毁种的危险。

  1、症状

  该病危害植株的叶片及花冠。感病植株叶片上产生淡绿色或灰白色的条斑,有时形成花叶。花瓣畸形,由于病毒侵染影响花青素的形成,色彩纯一的花瓣上出现淡黄色、白色条纹,或不规则的斑点,称为“碎锦”白色花品系的花冠多数不变色,少数白色花变成粉红色或红色;粉色和浅红色品系的花冠色泽变化不大;黑色品系的郁金香花冠由黑色变成灰黑色。花变小或不开花。病鳞茎退化变小,植株生长不良、矮化。

  2、病原

  病原为金香碎色病毒(Tulipbreakingvirus)。病毒钝化温度为65-70℃;稀释限点0.;体外保毒期18℃时为4-6天。该病毒有强毒株和弱毒株2个株系。强毒株系导致叶片和花梗上出现褪色斑驳。

  3、发病规律

  该病毒由桃蚜和其他蚜虫做非持久性的传播。自然栽培条件下,重瓣品种比单瓣品种更易感病。该病毒寄主范围广,可危害福斯特氏郁金香、锐尖郁金香、山丹、卷丹、威尔逊氏百合、朝鲜百合、好望角万年青等多种花卉。

  4、防治

  ①加强检疫控制病害的发展。我国每年从荷兰等国购入许多组培苗,带毒率比较高,应加强入关检疫,控制病害的扩展蔓延。

  ②建立郁金香无病毒母本园和品种基地,以便向全国提供无毒苗木。

  ③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病害的发生。对留种地的植株经常检查,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栽种郁金香的地块要和百合栽培地块隔离,以免相互传染。

  ④防治传毒蚜虫。定期喷洒乐果和马拉硫磷等杀虫剂杀灭传毒蚜虫,最好使用忌避剂。

  三、菌核病

  患病后鳞片上出现黄色或褐色稍隆起的圆形斑点,在内部略凹处产生菌核。病菌侵染茎部产生长椭圆形病斑,在地表处产生菌核。

  防治方法:一是栽种前进行土壤消毒;二是发病后立即拔除病株,并喷洒代森锌倍液。

  病虫害:朱顶红常见病虫害防治

  四、病毒病

  病毒病是使郁金香种质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害郁金香的病毒有多种,我国常见的有花叶病毒和碎色病毒两种。花叶病毒使受害叶片出现黄色条纹或微粒状斑点,花瓣上产生深色斑点,严重时叶片腐烂,要注意及时防治蚜虫和铲除杂草。碎色病毒使患病叶片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条纹或不规则斑点,有时形成花叶,花瓣上出现浅黄色或白色条纹或不规则斑点,在红色或紫色品种上产生碎色花。其防治方法同一般病毒病,但种植地点要远离百合。

  五、灰霉病

  又名郁金香疫病,是温室中的常见病害,该病危害郁金香叶片和花,引起叶枯、花腐。

  1、症状

  幼苗期受害,常常使植株生长弯曲,最后枯死。感病叶和花梗产生浅灰色病斑,病斑边缘褐色。感病花上产生白色或浅黄褐色病斑,随着病斑迅速扩大而凋落,或变褐干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球茎被害,全株矮化,茎基和球茎外部鳞片腐烂,并生出许多浅黑色或深褐色的菌核。

  2、病原

  病原为郁金香葡萄孢菌(BotrytistulipaeLind.),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葡萄孢属真菌。

  3、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侵染新株。空气湿度大,是病害发生和蔓延的主要条件。

  4、防治

  ①减少侵染来源:种植前剔除有病球茎。生长期发现病花、病叶时及时剪除,集中销毁。

  ②鳞茎处理:栽植前用0.3%-0.4%硫酸铜液浸泡鳞茎30min,之后用水洗净、晾干再种。

  ③药剂防治:生长期,喷施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2倍液,或50%胶体硫剂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2-3次。

  六、腐败病

  该病主要危害郁金香鳞茎与植株。鳞茎感病后,开始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之后使鳞茎软腐。而植株感病后,下部叶子的叶尖与叶缘退色,茎呈紫色,茎基部皱缩,后使植株枯死。防治方法:鳞茎贮藏时,不能高温高湿,并要注意通风,避免连作。发现病株与带病的鳞茎要及时处理掉。感病初期及时用倍的70%托布津液喷洒。

  七、黑腐病

  1、症状

  鳞茎发病。茎盘及茎表面,有时在第2、3鳞片上,产生初为黄褐色后呈黑褐色不规则形病斑,表面粗糙。

  2、病原

  Pseudomonasandropogonis(Smith)Stapp属假单胞杆菌细菌。菌体杆状,大小为1.9*0.8微米,极生1~3根鞭毛。发病适温20℃~25℃,最低5℃。

  3、传染途径

  带菌鳞茎及土壤中病残体为传染源。

  4、防治方法

  试用农用硫酸链霉素液浸泡鳞茎消毒。

  八、根虱

  在土中食害鳞茎,钻入表皮内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或易于腐烂或诱发病害。将带虫鳞茎放在稀薄石灰水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冲洗干净即可杀死根虱。

  九、防鳞茎腐烂

  栽培郁金香,时常发生鳞茎腐烂现象,主要原因是:挖出的鳞茎,没有晾干,并附有带病菌的泥土,贮藏期间温度高、湿度大,适宜病菌繁殖蔓延,造成鳞茎霉烂;栽培时使用带病菌(多为镰刀菌)的土壤和未经充分腐熟的肥料,遭受病菌为害,造成鳞茎腐烂;盆土为粘性土,加上浇水过多,造成盆土积水,引起鳞茎受涝腐烂;起掘球根时间过早,新的鳞茎长得不充实,也易造成腐烂。防止鳞茎腐烂的方法,要根据上述发病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END·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cimeia.com/hcmxj/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