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群众触手可及的“小确幸”,往往来自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环境宜居、生活方便、活动有空间……近年来,崇州以“城市品质提升年”为主线,聚焦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小微公共空间,通过“微更新”改造,营造幸福美好生活场景,不断实现社区品质大提升。微风岸缝缝补补在楼下“共享家”就能完成以往,崇庆街道白碾社区微风岸小区居民缝缝补补,需要跑到很远的地方,缝补完成再回到家,可能花费1个多小时。如今,居民家里有需要缝补的衣物,只需拿到“小区共享家空间”的缝纫机服务点,数分钟就能完成,而且还免费。在“小区共享家空间”进门口,一台缝纫机赫然映入眼帘。这台缝纫机是小区居民捐赠的,大家可以在空间内免费使用,如果自己不太会,也可以联系共享匠人周小建来帮忙。周小建表示“我以前就是做缝纫这行的,现在在这小区里住,义务给大家做挽裤脚、换拉链。”周小建为社区群众缝补衣服据了解,“小区共享家空间”里,除了有缝纫机服务点,还有互惠空间和爱心银行,以及供小朋友玩耍的游乐区、供居民读书的书籍阅览室。在定期开放的互惠空间,居民可将家中闲置的物品进行交换和售卖,既提升了废旧物品的附加值,又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在爱心银行里,居民完成小区发布志愿服务任务后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微风岸商住联盟提供的物品或者对应服务……“微更新”后的微风岸小区居民,生活正悄然发生着改变,大家在小区微更新中细细地品味着幸福美好生活。种花养草物业管理员成“导师”“这个就是虎刺梅,今天讲一下它怎么养护,一个就是土壤必须要疏松透气,第二个浇水不宜太多……”同样位于崇庆街道白碾社区,在坤耀云庭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里,一堂花草种植课正在进行。小区物业管理人员陈建平正在为居民们讲解虎刺梅的养护方法和注意事项。今年以来,陈建平经常以“导师”身份,将自己从网上和书本上学习到的花草种养知识分享给小区居民。陈建平说,小区以绿植作为纽带成立了“园艺科普队”,为爱好养花的居民现场教学各种花卉、绿植、盆景的养护知识,增进邻里感情。同时,还组织开展“最美绿植”“最美阳台”等评比活动,提高小区居民参与度。陈建平讲解花草养护崇庆街道白碾社区党委书记杨勇介绍,去年以来,坤耀云庭小区由物业公司出资余元,居民自筹余元,对小区绿化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小区环境更加美丽清爽。针对小区车辆乱停乱放、无活动空间等问题,通过“街道社区出一部分、小区业委会筹备组和物管出一部分、小区业主众筹一部分”解决资金问题,腾空所有架空层,将非机动车辆有序停放进去;对约平方米闲置空间进行“微打造”,以“微绿园”为主题,设置“花园工坊”“盆景互换区”“园艺邻里荟”等,实现了居民活动有场地。社区“微更新”居民更舒心近年来,崇州市按照循序渐进的城市更新理念,着眼社区基本单位,以群众需求和参与为导向,对村(社区)内品质不高、长期闲置、利用不足、功能不优的微型公共空间和老旧建筑进行精细、精致的改造提升,创造有地域特色和归属感的社区空间新形态,推动城市存量空间的活化和利用,唤醒社区文化记忆。党群活动中心公共空间“微更新”,虽然“微小”,工程量也不大,但却发挥了大大的作用,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前小区脏乱差,居民无公共活动空间,想去锻炼或者看书学习,得跑很远的地方去,十分不便。‘微更新’后,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了。”坤耀云庭小区居民田学芬深有感触,她说,不但小区有了“微更新”,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也发生了改变,现在去社区办事,还能在社区读书看报,聊天品茗,“我们的生活太幸福了!”坤耀云庭崇州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崇州市以社区为单位,摸清辖区居民诉求,充分整合辖区资源,系统梳理,整体策划,分步有序实施社区“微更新”项目。—年,崇庆街道仁里社区“春晓仁里小区蝶变记”、江源街道桅杆村“龙门·黄家大院”、白头镇大雨村“白头镇高世扬纪念馆”等三个项目在成都市社区“微更新”竞赛中获奖。据悉,截至目前,崇州市已经对全市30多个(村)社区实施了“微更新”,今年,计划更新30个,从而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源:崇州市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cimeia.com/hcmgs/13638.html